- 首页
- 网上书城
- 书本详情

同类图书 |
The same kind of books
- 内容简介
- 作者简介
- 章节目录
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唐宋之际在中国曾发生了一场“中世纪的城市革命”,即城市形态的转化,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口的城市化。也有人认为,中国历史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,原因之一是中国城市的人口主要是由流动人口构成的,即人口的流动性远远大于稳定性。因此,正确地估计长安城的流动人口数量、构成,探讨流动人口变化的原因与各方面发生的关系及影响,不仅有助于我们对长安人口总数的推算,有助于我们探讨长安城的总体面貌,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唐宋时期大都市的界定及演变轨迹。
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,人是文化、经济、社会生活的载体,城市中的人是城市运动的主体。离开了对人的探讨,就无法正确把握城市这一实体的总和。而外来和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。
引言
一、如何理解城市人口数量与商品经济的关系
二、流动的都市——唐长安流动人口的构成
三、举选人——理解都城流动人口的窗口
四、“浮寄流寓不可胜计”的京城社会
五、《北里志》与《东京梦华录》的启示
六、禁军本地化与外来、流动人口
七、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
八、城市与城墙
余论
参考文献
后记